8月5日,七臺河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張濤率隊來到我縣,圍繞農業發展項目及防汛備汛等核心工作展開實地督導調研。副市長王福利、市政府秘書長康建芳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、縣委書記趙傳貴,副縣長張春鵬及市、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。
在雙河鎮東方紅村,張濤一行深入2024年超長期國債支持的重點項目——第九標段排水溝工程施工現場。該工程由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,對完善當地農田水利骨干網絡、提升區域防洪排澇能力、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具有關鍵作用。張濤仔細察看工程進展,詳細詢問施工進度、工程監理等情況。張濤強調:這項工程承載著重大國家資金投入和群眾熱切期盼,是名副其實的“民心工程”“糧安工程”。大家要樹牢精品意識,將質量管控貫穿于勘察設計、施工建設、工程監理的每一個環節,確保每一寸溝渠都經得起洪澇考驗和歷史檢驗,真正打造成為造福子孫后代的放心工程。同時,大家要全力以赴搶抓工期,細化施工方案,優化資源配置,強化部門協同,及時打通堵點卡點,務必讓工程“早一天建成、早一天投用、早一天惠農”,切實將國債資金的“及時雨”轉化為農田排灌的“硬實力”。
在吉興鄉三民村,張濤重點調研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、農作物抗旱措施落實及夏季田間精細化管理工作。張濤俯身田間,細致察看玉米長勢,詳細了解技術應用的實際效果、投入成本、管理難點及農戶接受度。張濤強調,向科技要產能、要效益、要韌性,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。水肥一體化技術精準“輸液”,實現了節水節肥、省工增效、穩產增收的“一舉多得”。大家要創新推廣方式,通過建立高標準核心示范區、組織現場觀摩培訓、培育“土專家”“田秀才”等方式,讓農民看得見效果、學得會技術、算得清收益,變“要我干”為“我要干”。
在倭肯河攔河閘,張濤反復叮囑隨行人員及當地干部,防汛抗旱是天大的事,寧可十防九空,不可失防萬一。當前防汛關鍵期臨近,必須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。要壓實責任鏈條,確保責任到崗、任務到人。加強氣象水文監測預警和會商研判,提升預報精準度和預警提前量。對中小河流險工弱段、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、城市低洼易澇區等進行拉網式再排查,尤其要確保新建排水溝渠等工程在汛期發揮實效。要加強巡查值守,備足搶險物料和隊伍,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科學高效處置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穩定。